对于中国车企能否借新能源汽车在东盟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,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♂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表示不ζ 无可能,但也不能盲目乐观。
张建平告Ψ诉《中国汽车报》记者,中国车企要想在东盟站稳脚跟,无论是在新能源汽车还是在传统车方面,中国车企都需【要提高汽车质量及性价比,并完善售后服务,因为在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「同时,日韩企业也没有停下脚步,同样也在进行相关研究。张建平认为:“在车用电池领域,中国电池公司生产的电池实际上与全球主▆流电池企业的产品差别不大。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╲的不断发展,中国电动客车及电动轿车已经拥有了规模化生产的能力,而且市场份额也∞在不断增加。”
张建平还特□ 别强调,虽然新能源汽车前景比较好,但一定要◆避免重蹈中国摩托车在东盟的覆辙。此前中国摩托车进入东盟市场时,曾一◤度占据当地80%~90%的市场★份额,但后来由¤于摩托车的质量以及售后维修都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,导致品牌信任度不断卐下滑,最终将来之不易的东南亚市场拱手让给了日韩摩托车企业,自己无奈∑ 黯然离场。
另外,东盟汽车产业发展前景◥如何?张建平对此表示:“现在东盟汽车市▼场正处于关键发展期。按照相关的研究数据,当人均收入达到3000~1万美元时,就是〖汽车需求迅速上升的最佳时期。据了解,目前泰国、马来西←亚以及印尼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平。与此同时,越南】和菲律宾人均收入也正从2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,这两个国家很快也会进入汽车需求迅速增长的阶段。中国企业要重视这几○个市场。”
张建平同时指↓出:“东盟国家现在基本上习惯使用日系车,因为日系车质量√相对好,油耗低,价格也符合市场需求,日本汽车制造商早已在东盟广建生产基地,掌握◤了东盟80%~90%的市场份※额。与日系车相比,中国车企生产的汽车更便宜,但产品质量、技术水平和售后服务都有待提高,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ㄨ情,耗时很长,需要长期努力。”
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黄永和:金融公司需跟上♂车企步伐
在日前举行的第6届中国-东盟(柳州)汽车工业博览会上,不少汽车业内人士探◎讨了中国车企在东盟的发展问题。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黄永和@曾数次参加上述博览会,他在接受《中国汽车报》记者采访时坦言,东盟国家汽车市场基本上被日系々车垄断,中国车企在东盟发展不佳,除了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建厂外,其他中国车企很少在东盟国家♀建厂,而从中国出口汽车至东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相关售后服务也不完善。
那么,中国车企应该怎么做?对此,黄永和强调:“中国车企要〇想进入东盟,售后服务以及消费信贷方面必须予以完善。国家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,银行和№金融公司也需要跟着汽车走出去,至少要为中国车企在当地生产的汽车提供金融服务。以▲日企为例,如果日本车企选择进入一个国家,那么相关的金融公司也会随之进入,且日本设在当地的银行也』会予以配合。”
据黄永和介←绍,在东盟国家,消费信贷▓占70%,与发达国家的占比很相似。“早在五六年前,中国车企就∮提议进军东盟,但当地很多公司不愿为我们的汽车提供消费信贷。在前几年,中国〓一些车企也曾想进军南非,但中国很多金融公司不愿配合进入。”黄永和说,“另外,即使国内银行有这样的想法,但没有相关完善的金融体系◥,做起来也相当难。”
在上述博览▂会上,有些业内人士提出新能源↑汽车可能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新机遇。对此,黄永和并不太乐观。黄永和〒认为,将新能源汽车作为进军东盟市场的突破@ 口不太现实,目前东盟国家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并不太高。
另外,黄永和指出,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◆发展得比较好,政府在其中起的作用比︻较大,而目前一些中国车企正在将新能源汽车推向东盟∑,例如新加坡引入了一批比亚迪电动汽车作为出租车,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要进入东盟私家车▃市场还有困难。
© Copyright 2004-2020 上海一电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07009404号
本站由品划网络提供技术支持